在中國,無論是機遇,還是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因此,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本不存在不起眼的機會,或者問題。
這是鐵錚錚的事實,尤其在談到環境和能源問題時。隨著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長,和個人以及工業用戶對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國正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2013年,全球石油消耗增長量有三分之一是出自中國。2014年,中國將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再加上,眾所周知的空氣污染問題,成為該國勢必要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性的兩大原因。
慶幸的是,中國已經意識到了它的能源問題,并開始大手筆投資可再生能源。21世紀再生能源政策組織(Renewable Energy Policy Network for the 21st Century)在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世界現狀報告》(Global Status Report)顯示,2013年,中國在風能、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總額是563億美元,再次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頭羊。這篇報告指出,中國占發展中國家可再生能源投資總額的61%,去年,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也要高出歐洲各國的總和。
在全球正在減少對可再生能源投資的情況下,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繼續投入顯得愈發引人注目。2013年,全球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燃料的新增投資雖然達到2,144億美元左右,不過較2012年還是下滑了14%,而且比2011年的歷史高點低23%。相比之下,在過去十年,中國幾乎年年加大對可再生資源的投資力度。2013年,中國新增的可再生發電裝機容量首次超出新增的化石能源和核電裝機量。中國目前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占全球約24%,據估計,其中包括一座裝機容量為260千兆瓦的水電站。
中國投資可再生能源,在某種程度上,是在貫徹其“十二五規劃”,它要求該國在十二五期間向清潔能源領域投資4,731億美元。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滿足全國能源需求的20%。中國正在大力開發清潔能源,這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可見一斑。
寧夏常住人口超過600萬人,是中國最小的省級經濟體之一。寧夏位于中國西北部,以315億噸煤炭探明儲量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名第六。寧夏大量的煤炭儲量降低了它的用電成本,而且,它在向其他省市供電方面也是一路領先。寧夏雖是煤炭經濟強省,但它還是中國進行可再生能源投資的重要地區之一。按照其定下的目標,在2015年之前要建成5,000兆瓦的風能發電和600兆瓦的光伏發電能力。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寧夏發揮的不僅是想象力,還有利用資本。比如,位于寧夏中部的中衛市已經和北京市達成合作,不僅將為寧夏引入清潔能源技術,還將幫助這個地區發展經濟,不過這項合作卻顯得不同尋常。這個所謂的“中關村項目”采用了“北京為前店,中衛為后廠”的概念,也就是說,決策和研發均在北京,生產則位于寧夏。
這個“中關村項目”涉及三個方面內容。第一個方面是充分利用寧夏大量的煤炭儲量,通過開發煤氣化項目,將高污染的煤炭轉化成更清潔的天然氣;第二個方面是充分利用寧夏的沙漠氣候,開發風能和太陽能項目,以此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應用;第三個方面是充分利用寧夏電力成本低的優勢,打造以云計算為基礎的數據存儲產業。目前,北京正鼓勵大型互聯網和數據搜集公司將云存儲設施遷至中衛市,在某種程度上,這正是第三點的用意所在,因為那里的土地和電力成本都要比北京低很多。
北京和寧夏的政府官員都希望將中衛市樹立成一個典型,即產業發展和各項新技術的開發是如何為中國的內陸省份帶來干凈且可持續的發展。為了監督這個項目,北京的一位政府高級官員已經出任中衛市副市長一職。
北京和中衛這項不同尋常的合作進展得如何呢?在不久前的一次談話中,這位中衛副市長表示,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能源在中衛已經建造了一座大規模的煤炭氣化廠。他在采訪中還表示,目前中衛50%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與此同時,IBM和亞馬遜(Amazon)也都在這座城市建設新的數據中心。
|